瑜伽人必知的体式学习四个阶段

2024-07-23 05:55:2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瑜伽人必知的体式学习四个阶段这是刚刚入门的时候我们学习的东西,这些东西还要持续学习很多年。这一学习阶段的重点是学习做体式的技巧。这一阶段只需要“做”。我们学习:

  整个学习阶段都是一种信息采集的过程。这个阶段依赖于指导。指导可以来自于导师、教师;如果是自我练习,指导来自于对教师教授内容或者笔记内容的回忆。

  指导阶段本身也分为不同的等级。初期不仅需要指导,还需要导师。面对不同的导师会令初学者感到困惑。

  多数人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会永远牢记启蒙教师以及第一堂课ag真人游戏,这是我们生命中的一转折点!学习初期,我们依赖于获得的指导。所以初学者通常觉得自我练习很难,因为他们“怀念“指导。当取得一点点进步以后,他们就可以自我练习了,不过需要自己回忆教师曾给予的指导,然后在体式指导自己。

  这一阶段只需要”做“。然而瑜伽的目的不仅在于学习如何做体式,还要近一步发展为学透体式。不幸的是,我们有时候会沉陷于学习如何做体式,而忘记学透体式——这是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只有在我们掌握了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之后,才能进入这上阶段。

  学习的第二阶段是一个实验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研究第一阶段——学习体式时我们做的一切会引起哪些反应和响应。这是一个观察阶段,我们观察所做的一切会发生什么响应,这个”一切“是指所有技巧以及我们学习如何做体式时利用的指导。

  经过多年的学习,我们可能学到或者发现成百上千的“知识点”,可能来自于我们的老师、普尚吉、吉塔吉、古鲁吉、以及以往各期YogaRahasya。这些“知识点”不仅涉及到“做”,还针对实施这些知识点会引起的反应和响应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想象到敏感度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序,需要达到什么程序才能译解区别每个动作带来的最细微的变化。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多年大量的练习和认真的观察。

  吉塔吉和普尚吉的教学也是一样。他们之所以能给予我们如此清晰的指导,令我们体验到体式的奥妙,是缘于他们多年来的个人练习。

  众所周知,yoga (瑜伽)一词起源于梵文词根yuj,后者意为连结。为实现这种连结,自身的各个部分之间需要沟通,不仅包括身体各个部分,还包括呼吸、感知、头脑、智性。只有在学透体式、发生内化过程之后,沟通才会发生。这种沟通会带来身体各个部分之间的交流,从而走向合一,或者说连结。

  在身体、头脑、呼吸的实际参与下,你可以通过体式学习瑜伽。这三方面实际上都参与了练习。一方面领导另外两方面。例如,我们一般从身体的各种属性开始,如伸展、扩张、收缩等等,这些属性确实能够对呼吸和头脑产生相应的影响。有时候,如果我们仅仅关注身体(‘做’的层面),不注意学习第二阶段所阐释的实验的层面——那么呼吸就要受苦!随着我们在练习中日趋成熟,我们必须要学习使用并研究呼吸和头脑的属性。

  我们应研究的呼吸的属性包括呼吸深度、呼吸速度、涉及范围、呼吸量。当身体静止下来之时,我们即可研究呼吸的内在运动。体式中呼吸的使用提高了身体内部的渗透幅度,帮助我们探索走向真我的内在境界。

  假设我们在做Supta Baddha Konasana (仰卧束角式)或者Setu Bandha Sarvangasana (桥式肩倒立),这时我们可以调整上述呼吸的属性。我们可以将呼吸限定在某个区域,我们可以让整个身体中呼吸气流尖锐而稀薄,或者让呼吸逐渐渗入。不同体式中呼吸各种属性的变换组合不仅会改变体式的身体属性,还能增强内化过程。例如,我们可能觉得我们的Uttanasana (加强脊柱前曲伸展式)已经做到‘极致’了,但当我们近一步呼气时,会发现躯干可以再向下一些。

  头脑同样尝试参与体式练习。尽管没有头脑的参与就没有行动——我们可以更为积极地使用头脑的属性。参与体式的头脑属性包括决断力、决心、意志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敏悟力。这些既不是身体的属性,也并非呼吸的属性,但在体式中确实对身体和呼吸造成影响。因为决心,我们才能在体式中保持。但体式的支撑同时还来自于我们分析性头脑的能力。

  在这种状态下,你所做的体式已经超越了物质,无论什么体式,获得的体验都是相同的。其中还涉及到神秘主义和宗教。这一阶段通达samapatti(三摩钵提)。这是瑜伽师所到达的阶段。

  就学习等级而言,学习的这四个阶段形成金字塔结构。学习的第一阶段——学习体式构成基底。这一阶段构成‘瑜伽‘习练者的大多数,或者说最大的一部分。第二阶段人数相对少些,但转化过程从这些人开始。第三阶段的练习者数量近一步减少,而最高阶段——像古鲁吉这样通过体式学习瑜伽,几乎人迹罕至!

搜索